电话:0579-8381919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案例解析

如果事业单位没了“编制”,你还想去吗?

来源:义乌人才市场 时间:2018-03-18 作者:义乌人才网 浏览量:

  企事业单位最诱人的是什么?说白了无外乎俩字“编制”!在如今畸形的就业环境下,挤破头也要捧上铁饭碗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,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热衷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,除了福利待遇之外,更多的是看重这样一种身份。可如果有一天,编制没了,这些单位的还会有吸引力吗?

  近日,北京市委办公厅、市政府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》指出,北京事业单位将严格控制总量,增编必须经过批准;公立医院、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逐步收回编制。

  据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2014年底,北京共有1万多家事业单位。而到今年底,所有事业单位都将完成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行政类、经营类和公益类的分类工作。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指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,又根据可否由市场配置资源等,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,高校、医院属于公益二类。

  不知,这是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种信号。

  专家观点

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璋: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超过3000万,是公务员人数的4倍。实行“老人老办法”保证了对事业单位人员在总量上进行控制;而“新人新办法”一方面能控制事业单位进人,另一方面能减员增效,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。

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:破除编制的束缚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所在。“退休一个,收回一个”的办法,表明事业单位将由“固定用人”向“合同用人”转变,由“身份管理”向“岗位管理”转变。这意味着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将打破身份障碍,突破“养人不干事”的体制,让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。

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教师王潇:事业单位改革会涉及到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,因此高校退出编制不是简单地转为市场化用工,很多配套性的法律法规也应跟上。相关部门应出台财政经费、户籍管理等相应的配套政策。

  网友观点

  @pan多啦_a梦:在别的国家,你从事什么职业就是什么身份,做工就是工人,行医就是医生,只有在中国有“农民工”和“临时工”这种身份歧视。

  @songoffreedom:好事,建议也放开目前医院和高校的管制,让人才充分自由流动,现在虽然表面放开,实际还有很多天花板,这样才充分释放人才的能力。

  @田鋭:简政放权害苦了一群人,也热闹了一群人。

分享到: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义乌人才市场-银才网 Copyright C 2005-2024 Yiwujo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义乌人力资源 浙江人才、金华人才、义乌人才-尽在猎才网 ICP备案号:浙ICP备18007060号 浙公网安备33070202100227

地址: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:义乌人才市场网,义乌免费人才网,义乌招聘网,义乌猎头网,义乌招聘会,义乌求职兼职网,义乌工作网 EMAIL:kf@yiwujob.com

phpyun

用微信扫一扫